近日,孟津县会盟镇一处河渠边,50余只八哥在水边嬉戏。八哥虽是南方常见鸟类,却很少在北方露面。这是观鸟爱好者第一次在我市观测到大群八哥现身,鸟友“恨狐”惊喜不已。
每年9月至11月是南飞候鸟迁徙的季节,约150万只候鸟从伏牛山山脉和黄河湿地两条通道,由北向南迁徙越冬,部分北来“小精灵”会选择在我市度过寒冬。这段时间,黄河湿地、伊河湿地、洛河湿地、陆浑水库等地,就成为市民观赏候鸟的好去处。
数据
每年秋季迁徙,造访我市的南飞候鸟约有150万只
2009年冬天,伊河嵩县段,大群候鸟现身,其中9只羽冠长而明显的大鸟吸引了观鸟爱好者的注意。它们体长约58厘米,嘴巴呈红色,两胁的羽毛有黑色鳞纹。浮在水面上的它们,还不时将头部伸进水中觅食。鸟友“一苇”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了几分钟,确认这是一群中华秋沙鸭,他激动地猛按相机快门……
这是我市首次记录到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类中“大熊猫”的它们,目前全球仅存3000只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之后,我市观鸟爱好者还拍到过黑鹳(guàn)、东方白鹳等诸多珍稀鸟类。
“在全球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中,有三条经过中国,而洛阳是中部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通道。”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工程师马朝红表示,我市每年有约300万只候鸟过境,目前已观测到的鸟类有350余种。在秋季迁徙中,约有150万只南飞候鸟在我市越冬、中转或“加油”。这其中既有像鸬鹚(lú cí)、大白鹭、苍鹭等在我市过冬或停歇觅食的鸟儿,也有像黄鹂、杜鹃等在我市歇脚或繁殖的鸟儿。
马朝红说,2014年春季,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曾放飞数只佩戴有GPS跟踪设备的小天鹅,根据调查显示,这些小天鹅曾先后从我市过境飞至包头或西伯利亚,这是我市作为中部候鸟迁徙路线重要通道的有力证明。
结缘
我市湿地种类丰富,吸引大批候鸟“来访”
黄河湿地孟津段,是南迁候鸟在我市停歇、觅食或越冬的主要地点之一。近日,《洛阳晚报》记者与多名鸟友驱车赶往此处。当车辆行驶至孟津县会盟镇,天空中、庄稼地、鱼塘边不时有候鸟的身影闪现。
“快看!那边有一群白琵鹭!”顺着鸟友“水真”手指的方向,记者在麦田上空看到多只雪白色候鸟正在展翅飞翔。待它们落地后,我们才发现西边的谷堆边,还有十几只白琵鹭正在歇脚。白琵鹭是一种大型水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约80厘米。白琵鹭的嘴巴长而直、前端扁阔,形似琵琶。
马朝红说,秋季迁徙中,候鸟们经常会遭遇食物短缺。因此,哪里能填饱肚子,候鸟就选择在哪里越冬或停歇。我市有池塘、湖泊、水库、河口等多种湿地类型,能为鸟儿提供丰富的食物,所以每年春季与秋冬季节,我市都会有大批候鸟“来访”。
感动
怕鸟儿饿死,他把自家养的鱼留给候鸟享用
“没有食物,很多南迁候鸟会被活活饿死。我家鱼塘能吃的东西多,有些候鸟干脆就留在咱这儿过冬了。”今年40多岁的罗文清,是孟津县会盟镇的村民。他家承包了220亩鱼塘,从2008年第一批候鸟在老罗家的鱼塘停歇、觅食开始,此后每年秋冬时节,都会有候鸟到访。
起初,鸟儿的数量不多,加上它们是老人们说的吉祥物,老罗就没有驱赶这些来“偷嘴吃”的候鸟。后来,接触多了,老罗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些“小精灵”。
“你看,那个大池子旁边,有鸬鹚、斑嘴鸭、翠鸟……”如今的老罗,称得上是半个鸟类专家。再过几天,就到了老罗家鱼塘清塘的日子,每年清塘时老罗都会特意留上五六千斤的小鱼,供候鸟享用。
因为老罗爱鸟,现在到访老罗家鱼塘的候鸟越来越多。鸬鹚、斑嘴鸭、大白鹭、苍鹭、赤麻鸭等喜爱捕食草鱼的候鸟,还会留在他家的鱼塘边过冬。来的“客人”多了,有时在这里还能看到天鹅、鱼鹰、银鸥、黑鹳等。
提醒
最好远观北来“小精灵”,不要驱赶或触碰
“黄河湿地、伊河湿地、洛河湿地、陆浑水库等都是南迁候鸟在我市停歇、觅食或越冬的主要地点。”马朝红表示,部分在我市越冬的候鸟会逗留至第二年4月。在此期间,市民都可观赏候鸟。观鸟时,大家应注意与鸟儿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驱赶或触碰鸟儿,更不要触碰鸟儿的尸体和粪便,防止可能传染某些疾病。大家拍照时也不要使用闪光灯,以免鸟儿受到惊吓。
国际上针对人类对鸟的影响,划分了鸟类的安全距离、警戒距离、惊飞距离。鹤类的安全距离是1200米,警戒距离是700米,惊飞距离是100米;而麻雀的这三个距离分别是70米、10米、7米。天鹅是警惕性非常高的鸟类,它与人的警戒距离在300米至500米。
“建议观鸟的人不要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鸟友“水真”说,可随身携带放大倍数在7倍至10倍的双筒望远镜。如果到滩涂等开阔地观察,需要单筒望远镜,放大倍数最好在2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