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刺刀头:刻字“勿忘九一八”
在抗战电视剧中,战士们每当子弹用尽后都会装上刺刀头,与日军继续拼杀。昨日,一个锈迹斑斑的刺刀头成为对九一八事变最好的纪念。《洛阳晚报》记者看到,刺刀头上刻着一行小字“勿忘九一八”。
洛阳洛卫军品博物馆馆长王洛卫说,经过省文物局专家鉴定,这是一个东北抗联战士用过的刺刀头。九一八事变之后,部分原东北军、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了东北抗联。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76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18万。不少战士本身就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对家乡的毁灭成为他们战斗的动力,在武器上刻字就是用来激励自己的。
2 炮弹:日军轰炸洛阳的罪证
“昭和十四年,八八式,野山加……”一组数据清晰地证明了一发保存完好的炮弹的身份。这是一发日本制造的八八式炮弹,弹内炸药已经被清空。
王洛卫说,这种类型的炮弹曾被日军广泛运用于对洛阳的空袭中。自1937年12月12日日军第一次轰炸洛阳开始,到1944年日军占领洛阳,日军飞机频繁空袭洛阳,大规模空袭进行了数次,小规模空袭每月不断,洛阳城顶住了日军飞机长达7年的狂轰滥炸。这发炮弹就是日军轰炸洛阳最好的证明。
3 军大衣:带着弹孔、血迹和八路军打的补丁
“穿着日军军大衣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缴获的军大衣够全师每人配发一件”……类似这样的解密文字出现在许多文章里。原来,这都是真的,昨天展出的就有一件这样的日军军大衣。
记者看到,日军军大衣左臂上有两个明显的弹孔对称排列,显示穿着这件衣服的人曾被子弹打中胳膊,袖子、胸襟上均有明显的血迹,最为特别的还是领口和袖子上打着的补丁。
“这补丁可不是日军打的,而是我们的八路军战士打的。”王洛卫说,当年八路军物资匮乏,战斗胜利后都会清理战场,日军身上的军大衣是不错的战利品,为了与日军相区别,共产党军队会将收缴的军大衣用草木灰进行褪色,所以补丁的颜色和衣服的颜色区别很大,这也是日军叫我们“土八路”的一个原因。
4 “良民证”、纸币:精神物质双重奴役
不少学生对展出的“良民证”和日伪政权发行的纸币产生了浓厚兴趣。
王洛卫介绍,日本人为了占领区的安全,对居民进行身份管理,凡15岁以上的中国百姓都要自备照片领取“良民证”,以方便日军控制。
各式各样的纸币是日军对我们进行物质掠夺的证据。记者发现,许多纸币只是单纯印有“伍圆”“拾圆”等面值字样,发行银行、编号等什么都没有,犹如彩色画片。王洛卫说,这其实就相当于日军在用废纸购买我们的各种资源,而且我们不卖不行。
5 报纸:抗战胜利的“哨音”
“兹分配西留村与八路总部代做布鞋四对……村长王文锦”,类似这样的分配证、借条记录了许许多多老百姓支持抗战的事迹,做衣服、做鞋、提供粮食……大家都在全力支援部队打仗。
此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报纸也纷纷刊发社会各界对抗战的声援或者物资支援,一切利好声音都预示着抗日战争必将取得胜利。
团市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活动将持续到10月下旬,陆续走进各个中小学进行巡展,让更多的孩子深入了解那段难忘的历史。有兴趣的学校可以拨打团市委办公室电话63225071进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