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当保姆是一种职业选择,当然要遵循比较原理。选择每一种职业的体力付出、精神付出,如今当然还要包括人格尊严上所做出的牺牲,都需要在回报那里有所体现。有一失就应该相应地有一得,这样才能让人的心理保持平衡。假如做的是很体面的工作,那么收入低一点也是没有问题的,精神上的满足可以弥补经济上的相对欠缺;而当保姆,肯定不是一种很体面的职业,虽然面子观似乎不是选择职业时候的一个好帮手,不过,中国人谁没有一点面子观念?既然做保姆在面子上会付出相当的损失,就应该在工资报酬、被主人的适当尊重上得到相应的回报。不然,出现保姆的“用脚投票”也就不足为奇。
何况,如今的“保姆荒”并非是单独在那儿“荒”,企业用工荒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已经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保姆荒”只是企业用工荒中的一个侧面。而“保姆荒”也好,整个企业的用工荒也好,不是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吗——物价不断上涨,而他们的报酬并没有相应跟上物价上涨的步子,他们本来就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为了养家糊口才出来打工的,当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物价的上涨,也许回到家里去种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不仅不再看人脸色,而且还可以照看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获得并不比外出打工,给人当保姆挣的钱少的时候,出现“保姆荒”乃至整个企业的用工荒,都是正常的现象了。
有了这样的对于保姆的认知,就可以平心静气地对待“保姆荒”。更知道要在社会出现了“保姆荒”的时候,自己的家庭不出现“保姆荒”,那就应该主动给保姆支付比较高的报酬,多给她一些尊重与关心,从而让保姆主动做出“我都不忍心扔下他们不管。”这样的选择,放弃回家过年的机会,留下来跟雇主一道过年。这样,“保姆荒”的问题不是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