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对孩子的人格养成、学业提升、社会能力发展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不同情况、不同场景下的亲子沟通,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要想教育奏效,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要跟上。多用语言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孩子才会把你当自己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建议和指导。
有心理学家提出过亲子沟通的6个密码,父母学会了,也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1
让孩子感受父母的“无力感”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我批评孩子钢琴作业没练好,孩子怼回来一句“有本事你来啊”,我来不了,咋回她?
其中有一位父亲说:我也遇到过这种问题,我就会回:“我就是不会,来不了,你教教我呗。”
孩子听完乖乖做好,微笑着保持自己的骄傲。
教育不是靠势力去压倒孩子,适当地让孩子彰显自己的能力,它会让教育变得更有“味道”。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权威,但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无力感”。比如:
“我身体不好,工作压力大,你能不能帮帮妈妈?”
“妈妈不会这个,你可以教一教我吗?”
父母的“求助”并不丢人,而是利用自己“软弱”的一面直击孩子的内心,让他懂得体谅和照顾父母。
与父母的强势相比,有时候“以柔克刚”的方式更能进入孩子的内心。
父母要学会“忽视问题”
“陪孩子读书,担心有些书她读不懂看不透,就会在旁边与她沟通,给她解释。没想到孩子因此不耐烦,连书也不想看了。”这是父母常做的事。担心孩子出错,时不时地为孩子纠错。
但是,孩子的成长本来就需要通过“试错”,来吸取生活中的教训和经验。
父母的纠正会让孩子觉得“我犯了错误,我很失败”,继而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每个父母对孩子有着期待和希望,当孩子的表现不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时候,还会容易着急、生气、指责、纠正孩子。
对此,我们可以如何改变呢?
我们尝试着偶尔“忽视问题”,父母不要总盯着孩子的错误,把“过失”看成是和“成就”同等重要的教育。把孩子的所有让我们着急、生气的事分成三类。一类是不严重可忽视的行为;第二类,严重不能接受的行为;第三类,值得发扬光大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我们要找到正能量。
当我们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要懂得区别对待。先肯定值得发扬光大的行为,进行表扬;对不严重可忽视的行为,做到不苛责,这一类行为在孩子面前可以不提;再认真严肃地纠正严重不能接受的行为。
当孩子犯错或者有困难时,先问他五个问题。
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为什么呢?
那你想这样,为了实现怎样的目标?
这又是为了什么?
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养孩子需要在“犯错”中打开孩子的思维,鼓励孩子自我发展。孩子自己想要改变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善于洞察孩子的需求
看了一段来自15岁男孩的采访。他问道:“为什么我会怀疑父母是不是真的爱我,为什么我想逃离,为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为了反抗父母,男孩曾经试图离家出走15次。他说:“我屏蔽他们的朋友圈,拉黑他们的微信,就是因为想逃离,想要自由。”在很多父母看来,这个男孩非常叛逆。
只有安排,没有交流的家庭模式最伤人,因为从未给过孩子满足感。父母应对孩子充满关爱、态度明确,关键时刻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孩子自信冷静地负责。
我们要随时允许孩子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到孩子想要的,并把他的需求放大,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孩子最需要的是有“心”,能够读懂自己的家长,因此教育中父母要学会“读心”。把行为层面上的沟通换成心灵上的交流,洞察孩子的需要,才能让孩子“接纳”我们。4
连接感情,要“看到”孩子的情绪
养孩子最怕孩子闹情绪。一旦孩子发脾气,就想暴躁地阻止他。孩子一有情绪,首先臭骂一顿,再让孩子反省;哭闹不止时,就劈头盖脸地教训一顿……为什么我们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此急躁?
真正智慧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处理孩子的感受。照顾好孩子的感受,父母的道理才会有意义。
胡可的儿子小鱼儿有一次要求妈妈给他组装“机器人”,被妈妈拒绝后就闹起了情绪。当时,胡可说:“我知道你很想玩变身玩具,也知道你很想带回家,但是这些都是不可以的,规则不允许。”
胡可用了“我知道”几个字,就代表着理解和接纳。“先共情,再讨论”是缓解情绪的良方。
认同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会更信任父母,这样父母的说教也才能变得有意义。当孩子知道你很在乎他的感受时,他就会“信服”你。5
善用“同频共振”原理
让孩子自我接纳
一位妈妈说:“女儿现在上高一,上课跟不上进度,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不想上学了。”现在她对女儿束手无策。养孩子总会有无数个崩溃的瞬间。
面对越来越脆弱的孩子,父母最大的“盾牌”就是好心态。儿童心理专家田宏杰说:与沮丧一起被压抑的还有无能感和力量感,我们只有帮孩子跨越挫折,他才会获得力量。力量的最佳来源是感同身受,尤其是与孩子“同频共振”会轻松地把好心态传递给孩子。
两个人在同一个频道上,父母把自身“化危为机”的经历传递给孩子,会给孩子注入最大的能量。
吴尊的女儿三岁学习芭蕾舞,第一次比赛就失败了。当时女儿告诉他自己很想赢,但在比赛时还是输了,她觉得十分地难过。于是,吴尊就和女儿分享了他年少时代表文莱和中国打比赛,最终以26比128惨败的经历。
用同样的经历去引导孩子,是给孩子最好的“反挫力”。父母把“接纳自己”的方式教给孩子,便能让孩子也学会接纳和面对。6
善用肯定的言辞给孩子“价值”
在一次讲座中,李玫瑾教授谈到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压力大而出现精神崩溃的案例。
男孩说:“我就是个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为什么孩子的挫败感会这么深?因为孩子没有了“价值感”。李玫瑾教授说:我们应该学会一种大度的教育,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失败了,已经很沮丧了,我们就不应该再打击孩子的自尊,应该要勇于找到孩子其他的闪光点,去肯定他,鼓励他。
父母最该做的教育是为孩子“创造价值”。
我们要给孩子一种“你本来就很好”的信念,这样,他在遇见困难时才会勇敢面对,而不是胆怯。
教育不是给孩子挫败感,而是为孩子寻找优点和进步,以此激励孩子,赞赏和鼓励会成为最好的“帮手”。
激发孩子内在的力量,我们要逐渐从“给予型”的家长,转变为“赋能型”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