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内容只占7%,我们认为不重要的93%才是..
昨天去超市买水果,遇到一家三口,男孩看上去六七岁的样子,他在水果销售区转来转去,时不时地用手捏一下水果,正在挑水果的妈妈,看到后,立刻拉过孩子,训斥道:“这么大了,怎么这么不懂事,你这样捏把水果都弄坏了,别人怎么买?以后你别和我来超市了。“
男孩朝妈妈吐了吐舌头,拉着长音回答道:“知-道-了!”然后,背过身去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真唠叨”,妈妈立马火冒三丈,“你这孩子说不得了,我说错了吗?你还敢顶撞我了?”
站在一旁的孩子的爸爸,赶紧来个母子俩灭火,“行了,别吵吵了,有事回家说,大庭广众之下让人笑话。”“你就护着孩子吧,我现在都没法和儿子说话了,我和他好好说话,他还是会怼我。”孩子的妈妈委屈地抱怨起来。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一幕,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会上演,有很多父母都很想和孩子好好说话,好好沟通,但每次往往都是以争吵来结束,为什么亲子沟通就这么难呢?
亲子沟通失败在哪里?
不少父母认为亲子沟通不顺畅的原因在于我们说的都是孩子不爱听的话,其实不然,大部分亲子沟通失败不在于我们说话的内容上,而是在于我们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上。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沟通定律——55387定律,是指决定沟通效果的55%是视觉,38%是听觉,7%是内容。
视觉是由两部分组成:轮廓和结构,轮廓是指这个人的整体轮廓,也叫长相;结构主要是指气质仪态和言行举止。听觉主要是指说话的语气和声调,说话时语调是上扬的,还是下沉的,听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文章开头超市母子的对话,妈妈张嘴就用责备的口气质问孩子,期间还有用手拉孩子的动作,不用开口,当孩子感受到妈妈的不友好后,情绪就已经对立起来了,至于妈妈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管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他感觉到的只有不舒服。
也就是说,我们与孩子沟通起冲突,并不是从我们说出第一句话开始的,而是从未说话前,我们所传递出的态度和动作行为已经开始了,等到开口时,传递出来的不友好的语气,就已经能够判定沟通的结果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孩子好好说话?
我们都想和孩子好好说话,可一张嘴就变成了冲突,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很好地把控那让我们沟通失败的93%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未沟通前,心理预设已经形成
小泽读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他从口袋里掏出半个葡萄干,他把黑不溜秋的、沾着衣服纤维的葡萄干拿在手里,我立刻脑补了这样一个画面:肯定是他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塞到口袋里的(幼儿园有规定,不能将幼儿园的食物带到幼儿园外)。
于是,我有些不高兴地质问孩子,“谁让你把葡萄干拿出来的?还放在口袋里,你看多脏啊!”沛泽把葡萄干放到我嘴边说道:“妈妈,你吃,葡萄干可甜了,我偷偷地藏了半个,拿给你吃。”听完孩子的话,我特别惭愧。
好好回想一下,我们有多少次没有耐心听完孩子的话,就已经给孩子下了结论。这是因为我们早已经进行了心理预设,当我看到小泽手拿脏兮兮的葡萄干时,我已经在心里认定他又淘气了,不听话了,所以就会不友好地和他沟通。
如果我没有做心理预设,就会把说话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问他为什么会把葡萄干装在口袋里带回家,正是因为心里已经先入为主了,所以很容易错怪孩子。
二是以家长自居
我们常说要和孩子平等对话,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可我们真正能做到吗?想想我们和同事、朋友说话时,会口无遮拦吗?会毫不客气吗?可我们在对孩子说话时,往往是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就立马脱口而出了,却很少考虑话说出口,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因为我们打心底里是以家长自居的,把孩子看成是弱者,“我是你爸爸/妈妈,说你两句不行啊?“
当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时,就很难好好说话了,特别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我们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孩子很容易成为我们的出气筒,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更多时候只有做完才会后悔,不是吗?
由此可见,要想和孩子好好沟通,家长需要改变的东西很多,而我们往往只把功夫下在说话内容上,实际上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对孩子的态度以及说话的语气,只有我们真正地无条件地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才能像朋友一样和他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