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正向表达:用“我信息”建立信任感
一,亲子沟通中,“好好听”和“好好说”都非常重要——正向表达信息,亲子沟通才能保持通畅。《父母的语言》一书中认为:“父母与孩子交谈使用的语言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好的教育就是好好说话,让亲子关系里充满鼓励、理解、信任和爱。
想一想我们的习惯性表达:“你怎么这么做”、“你总是这样”......以“你”为第一人称的“你信息”表达,通常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会激起对方的自我防御,导致交流不畅。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信息”沟通。
“我信息”有助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其构成要素有以下三部分:第一,对自我不接纳行为的事实描述;
第二,客观表达自我对此行为的感受;
第三,呈现这个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包括自己的期望。
用“我信息”沟通,是向对方传递一种信任。对方在接收到正向的信息表达时,会更容易考虑说话者的需求,通常会赢得更多的亲子共识,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02
积极暂停,察觉自我情绪
每个人都要学习觉察自我的情绪,合理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轻易让彼此成为发泄的对象,爱才可以更好的双向流动。
当对方没有达到自我预期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无法接纳这种现状,情绪会开始上来。若是带着情绪进行沟通,只会让对方感受到不满和指责,除了增加彼此的负面感受,亲子关系也是渐行渐远。
如果只做“权威”的家长,把自我的情绪随意发泄给孩子,容易让孩子感到不安和紧张,在家体会不到“港湾的温暖”。而如果孩子只做“任性”的孩子,把青春的情绪不加控制的对家人进行宣泄,容易导致恶劣的家庭氛围,也让父母成了“委屈的父母”。
所以,当发现自己有不良情绪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积极暂停。先情后理,先疏通自我的情绪,再聚焦事件。在生活中有一些方便及时的小方法可以帮助你暂停消极情绪,积极调整自我状态,如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法,注意力转移法,情绪宣泄法等调节当下的情绪,等待自我情绪平复之后再尝试沟通,或许可以避免沟通中的情绪旋涡。
03
合理调节,松弛有度的过个节
孩子整天学习懈怠,不看书、不做作业,只会抱着手机、iPad玩游戏,作息混乱,在家长眼中就是一副“我真看不下了”的样子。亲子关系的“雷”仿佛在逐渐升级,直至爆发。
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过一个健康的假期,同时也保护好我们的亲子关系,假期里,我们可以这样做:
给孩子一些独处空间,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假期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在亲密的空间里,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家长可以考虑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和时间,学会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适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化,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的包容、理解和信任,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以“以退为进”的方式贴近孩子的心。
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达成合理的约定
家长可以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明确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在满足娱乐放松与保护身心健康的需求下,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因电子产品的使用造成争吵,引爆亲子关系。
同时,在要求孩子认真遵守约定的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让我们一起成为信息工具的主宰而非奴隶。
积极互动 营造亲子时光
假期相对轻松,放假在家的大人孩子都容易贪睡不起,或是宅在家里,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手机,这样做对身心健康不利,也容易造成情绪堆积等,产生假期综合征,不利于节假和节后的调节。假期间,家长和孩子可以安排一些户外的活动时间,除了外出旅行的方式,还可以就近选择一些亲近自然的活动,如一场亲子骑行或饭后共同散步,也可以选择共同的体育爱好进行一场“亲子较量”,都是方便可行的选择。建议孩子和家长一起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在锻炼解压、保持良好心态之余,同时增强亲子交流,共筑良好的亲子关系。